捷豹路虎诉陆风X7抄袭案以路虎获胜结束
近日,持续五年之久的捷豹路虎诉陆风X7抄袭案终于尘埃落定,最高法最终裁定陆风X7外观抄袭路虎。根据法院判决,江铃控股应立即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立即停产、停售两款陆风X7特定车型,并在官方网站及媒体上发表声明,且向捷豹路虎公司支付赔偿金万元。
自从年中国市场兴起SUV热潮后,仿制和抄袭就成了不少国内汽车企业的寻常行为。路虎作为国际知名SUV品牌,一度成为重度模仿对象。这种重度模仿,我们俗称之为“山寨”。
就在年11月,江铃控股发布陆风X7,外形酷似路虎揽胜极光,并且该公司在年还申请了陆风X7外观设计专利,以此来宣示自己并非模仿,更不承认其为“山寨”行为。而事实上,路虎揽胜极光是捷豹路虎有限公司在年推出的车型。
面对陆风的如此行为,就在年当年,路虎公司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诉陆风X7抄袭路虎揽胜极光。两家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就此展开。年,原复审委宣告陆风X7的外观设计专利无效,主要原因是该专利与路虎揽胜极光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
接下来,本案即进入白热化,江铃控股接着起诉原复审委。围绕陆风X7专利的诉讼也是一波三折。
首先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定陆风X7多个细节组合足以对汽车整体外观产生显著影响,法院要求原复审委撤销无效宣告。然后是原复审委随后上诉,北京高院在年11月又撤销北京知产法院的裁决。
二审判决后,江铃控股再次向最高法申请再审。最高法此次裁定便是针对江铃控股的申请作出。最高法认为,陆风X7与揽胜极光的差异,无法让消费者分辨出两辆车的不同,两款车型外观上确实不具备明显区别。最终,最高法在裁定书中驳回江铃控股的再审申请。双方的专利权纠纷画上句号。
实际上,现在陆风品牌已经基本退出市场。据统计,陆风汽车在年1至11月销量仅余辆。而江铃控股也已易主,年7月,江铃控股注册信息变更,初创车企爱驰汽车成为公司大股东,持有50%的股份。
事实证明,“山寨”的时代已经过去。
回顾国内汽车的发展,模仿和抄袭等“山寨”行为与汽车业的发展形影相随。
年12月,通用大宇称QQ与通用大宇旗下Matiz车型惊人相似,随后起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抄袭。奇瑞QQ可谓开启了中国汽车业的“山寨时代”。
年,本田称双环生产的来宝S-RV与本田CR-V外观近似,然后起诉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抄袭。
年9月,比亚迪推出酷似丰田汽车畅销车型花冠的比亚迪F3,从此奠定比亚迪的宏图大业基础。
年,众泰汽车开始走上惊人的逆向开发之路。众所周知,众泰此后推出的多款新车中,似乎都让人感觉到保时捷、大众、奥迪、捷豹路虎等品牌车型的影子。甚至有人笑称众泰旗下与保时捷酷似的某车型为“保时泰”。从此众泰开始开挂模式,销量不断冲上新台阶。
年,领克01上市,外观与保时捷不是一般的相似。但独辟蹊径的领克一路走来,却也风光无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些曾经模仿或抄袭的车企或车型,他们发展得怎么样呢?
年,Matiz车型以雪佛兰Spark的名称在中国上市销售。由于QQ抢占先机,且价格更为低廉,Spark反而落败。
如今的双环汽车已经消失在众人视野之外,众泰汽车如今也是陷入经营困境。
奇瑞并没有致力于抄袭和模仿,而是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目前奇瑞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可以自豪满满。与此相似,吉利汽车虽然有酷似RAV4的全球鹰,比亚迪虽然有酷似卡罗拉的F3,但他们都没有安于现状,都在经营中吸收先进技术,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储备,而且都在自己的领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不同的车企,相似的道路或许就会有相似的结局。
抄袭、技术落后,是中国本土车企势必撕掉的标签。
英雄不问出处,持续的发展和壮大才是真英雄。
对于车企曾经的“山寨”行为和“山寨”汽车,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