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通州和雄安新区成为北京发展新的两翼。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部分,电力如何匹配这座千年之城的建设需求?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在北京等10座大型城市打造以“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为特征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全力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
“双花瓣”让客户感受“润物细无声”
根据配网建设规划,行政办公区为A+类供电区域,其中高可靠性区域要求户均停电时间一年不高于30秒。这样的供电可靠性需求该如何满足呢?
在充分学习借鉴新加坡、巴黎的电网结构和运维经验基础上,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指导通州供电公司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高可靠性方案。集全国网北京电力核心技术力量设计了“双花瓣”配网网架结构,行政办公区由3座千伏变电站供电,区域内6座开关站形成双环网合环运行带联络的运行方式。
为了给该区域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可靠的供电保障,通州供电公司开展信息全链条全感知配电物联网建设,基于一二次设备融合改造技术和新型传感技术,从变电站10千伏出线、电力通道、开关站至配电室全链条配置智能感知终端,精确感知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安防和消防状态,并利用高效的信息传输网络、边缘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数据监测、无人巡检等基本功能和决策辅助、联动控制等高级功能的应用,提升运维管理智能化水平。
运用先进技术设备,“布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满足发展需求,打造供电服务“新名片”
2年前,环球影城园区外电源设计方案就已经提交。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像环球影城这样的重要客户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已有60余户。今年3月,运河商务区一期16个开发项目近万平方米楼宇已全面启动招商,一大批学校、医院、重点企业总部迁入在即。
上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能源变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能源需求量大和能耗密度大的上海,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城市能源互联网示范建设正在试点开展,通过构建坚强的城市能源互联基础设施、实施多种能源高效转换、升级城市公共设施功能系统等措施,上海能源消费不断升级,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市民用电更舒心。如今,新的用能场景正在重构上海的能源生态,一栋楼、一辆车、一个社区……每个用能主体都变得“聪明”起来。
有了虚拟电厂,一栋楼也能成为一个“发电厂”
12月5日9时~11时,上海一批特殊的“电厂”将准时“发电”,这是它们今年第六次参与虚拟电厂综合响应。今夏用电高峰时期,这些不烧煤、不烧气、看不见厂房的“电厂”曾经释放出11万千瓦的电能,为缓解上海地区的用电紧张局面作出了贡献。
虚拟电厂让上海栋商业楼宇、家工业客户,以及10台充电桩,共个用电客户参与了上海市迎峰度夏虚拟电厂全域综合响应行动。
虚拟电厂并不真正发电,它是一套控制与优化系统,可以将多种用电设备、各个火电机组,甚至是电动汽车、风电场、光伏板、储能设备等聚合起来,基于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实现发电和用电自我调节,一起合力完成削峰填谷的调节任务。
上海虚拟电厂的潜力巨大。既能减少电源建设,得到一个稳定、可控的大电厂,又为人们创造了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虚拟电厂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创新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一理念和技术的帮助下,上海正在快速优化电网结构。
车网互动,电动汽车也能为你赚钱
没装光伏板、没装智能插座,普通家庭能否与电网双向互动呢?可以!上海的新能源车主,已经尝到了卖电给电网的甜头。
车网互动能产生多大价值?
有人计算:“如果以每辆电动汽车快速放电50千瓦计算,1万辆电动汽车同时放电,可解决电网最高峰需要的5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
目前,国网上海电力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共建泛在电力物联网智慧充放电示范试点,依托智慧能源系统、智慧车联网系统开展技术验证和综合展示,验证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与V2G充电桩等设备的互操作性。通过V2G技术,深入挖掘动力电池储能价值,将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桩打造成友好互动、共享互利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端口,营造活跃、便捷、共享的电动汽车服务新生态。
社区里的智慧用电服务,给市民妥妥的安全感
城市治理中,安全、有序两个词尤为重要。在上海的经济文化核心徐汇区,精细化的供电服务给这里的市民带来妥妥的安全感。
楼宇加装了家庭智慧网关系统,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能推演客户的住家生活习惯,家中电器设备如果有什么安全隐患,也能够及时推送提醒。系统还可以对电器进行能耗诊断,给居民一些节能建议。大楼楼道的电表箱也能对电气火灾隐患实时监测,与社区、消防联动,一旦发生电气火灾,及时预警,实现了社会治理的一网联动。
在居民小区试点有序充电技术,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用户侧的创新实践,也是提升城市供电服务能级的重要举措。车主可以在手机端预约充电,根据自己需要自由选择充电时间。智能充电桩还可以全面感知小区用电负荷变化趋势,优化调度车辆的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保障小区用电安全。
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国电力模板城市,正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